米乐(中国)M6官方网站

返乡能人吴发俊种橘带农致富-米乐M6官方入口
服务热线:0553-5111896
扫一扫

扫一扫

取消
N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新闻
N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新闻

返乡能人吴发俊种橘带农致富

发布时间:2025-04-23 06:19:26 | 浏览:

  “伦晚订单200件,马上装箱、发货!”4月18日,位于巴东县沿渡河镇石喊山村的金石开种植专业合作社电商直播间,一批批订单从五湖四海“飞”来,工作人员线上接单、线下打包,忙得像旋转的陀螺。

  合作社负责人吴发俊感叹:以前卖粮食,甩不掉背篓、打杵;现在单靠一张网,柑橘俏销四方!

  中等个子,魁梧身材,走路带风的吴发俊是土生土长的石喊山人。他的人生似乎与“石”结缘,用如石的信仰和坚韧,到山外创业打拼,再回山里带农种橘,把基地打造成农户创收的“开心农场”、科技赋能的样板间,让荒山变橘山。

  贫穷,是吴发俊抹不去的儿时记忆。父辈们年年耕地、下种、收割,勤勤恳恳,却依旧过着吃不饱、穿不暖的日子。

  高中毕业那年,不安于种地的吴发俊,甩开世代扔不掉的锄头,将刨子、凿子、墨斗等装进背篓,拜师学习木工手艺,成为靠技术吃饭的木匠。

  20世纪90年代,吴发俊第一次走出大山,来到恩施州城闯荡谋生,一头扎进建筑行业的创业大潮。怎料创业之路道阻且长,年轻的吴发俊栽了几个跟头,背上了沉重的债务,但并未压垮他。

  2008年,吴发俊迎来人生的转折点。那年,有了一点积蓄和经验的吴发俊,带着10余名乡亲,辗转到四川省成都市承接建筑工程,注册成立重庆泉盛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。

  扎根成都建筑行业10多年,吴发俊渐渐立稳了脚跟,做大了“产业蛋糕”。他吸纳400余名家乡人在自己公司就业,成了石喊山村的致富“领头雁”。

  “我是农民的儿子!家乡是我割不断的脐带,只有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,我才算回报了家乡。”2021年1月,58岁的吴发俊决定回到大山,在石喊山村带农种橘。

  当踏上家乡故土,吴发俊却没有熟悉感:土地撂荒、草树成林,孩童时代的田野葱绿、瓜果遍地等印象已渐模糊。

  石喊山村柑橘种植历史较长,拥有200余亩成熟的老柑橘园,产业基础好、底子厚,吴发俊对发展柑橘产业信心倍增。

  开弓没有回头箭。吴发俊成立巴东县金石开种植专业合作社,签约流转2000亩连片土地,个人出资1000余万元,吸纳乡土人才、柑橘种植大户、农户入股,并从成都市、宜昌市秭归县等引进伦晚、春见、红肉等品种。11万株柑橘苗栽到田间,橘苗取代杂树野草,一个柑橘产业新村破壳而出。

  吴发俊把橘园当作“乐园”,组织工人安装管网、修枝施肥、管护树苗,像养育孩子一样,呵护橘苗向阳生长。

  “橘子红了,乡亲们的日子甜了,我的生活才更灿烂。”吴发俊说。目前,吴发俊柑橘基地总面积已增至4500亩;吴发俊个人出资修建40公里产业路、硬化5公里乡村道路,捐资安装路灯、新增供水设施;每年为务工人员发放工资近300万元,每一串数据都是他赤诚“农”心的生动印证,也诠释着他“致富不忘乡邻”的质朴情怀。

  站在橘林深处,吴发俊手持巴掌大小的遥控器,按下开关按钮,橘树行间的喷头吐出团团白雾,水汽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道彩虹。

  “基地精心设计、打造了11亩柑橘科技示范园,引入全智能监控、自动水肥一体化技术,凭借一张智慧系统网络,10人的活儿可以1人搞定,种橘也是轻松活儿!”吴发俊炫出橘园科技范儿。

  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,吴发俊改变苦干蛮干的种田模式,将柑橘产业链向技术端延伸,借助一张数据网、输水网,为柑橘管护插上科技翅膀,开启“云”上种橘模式。

  吴发俊蹲下身子,指着树冠下方插入泥土的3根胶针说:“柑橘健康成长的窍门儿在这儿,每棵树都有营养专线!”营养专线的末端连接橘树,首端在泵房,将肥料等溶解于水,由水管输入橘园,再精准滴灌到每株柑橘树根部。

  从木匠、建筑工地总领班、公司创始人再到返乡新农人,吴发俊一直站在时代风口,用超前思维、智慧,打开了创业空间,耕耘出家乡共富田。

  吴发俊还出资1000多万元,建了文化广场、篮球场、游泳馆、酒店、柑橘加工厂、仓库、物流园。先后捐款捐物救助生活困难群众、学生50多人次,累计向巴东县慈善总会捐款数十万元。

  “家乡生我养我,我愿种好这一片橘园,改变家乡、带富乡亲,相信共同富裕的金石一定会打开。”爬上山顶,罗溪河两岸山坡上的柑橘梯田尽收眼底,一块一块拼接成丰收图景。

  • 我们的热线0553-5111896
  • 我们的邮箱180107589@qq.com
  • 我们的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金鼎广场北楼3-1502
  • 我们的微信号5693556912

留言主题